印染廢水處理中活性炭的最佳使用條件
紡織工業的發展帶動了染料生產的發展。調查表明全世界每年生產的染料超過700000t,其中2%以廢水的形式直接進入水體排出,10%在隨后的紡織染色過程中損失。染料廢水成份復雜,水質變化大,色度深,濃度大,處理困難,水中的色度影響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從而破壞水中的生態平衡。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積使其能有效地去除廢水的色度。
研究表明對初始濃度為30mgL的甲基橙、結晶紫、直接耐曬黑G和活性翠藍溶液在pH7、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為6gL、吸附時間為2Omin時,4種染料的去除率均在97-99,對于初始濃度為250mgL的酸性品紅、堿性品紅和活性黑B-133染料廢水,當椰殼活性炭投加量分別為0.8、1.O和2.0,吸附時間分別為35h、6h和17h時,脫色率均超過97。
總之:活性炭對染料廢水有良好的脫色效果。酸性品紅廢水的脫色最容易,堿性品紅廢水次之,活性黑B-133 廢水最難。染料廢水的脫色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pH值對染料廢水的脫色效果沒有太大的影響。活性炭量是影響染料廢水脫色率的主要因素,對濃度為250mg/L的酸性染料、堿性染料、活性黑B-133染料廢水,室溫下的最佳活性炭用量分別為0.8%、1.0%、2.0%。
在最佳的吸附工藝條件下,酸性品紅、堿性品紅和活性黑B-133染料廢水的脫色率均超過97%,出水的色度稀釋倍數不大于50倍,COD小于50mg/L,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考慮到分離出的活性炭仍具有部分吸附能力,而且活性炭價格貴。因此,可以利用這些活性炭處理染料廢水使其達到較低的中間濃度,然后再用新的活性炭使處于中間濃度的染料廢水達到排放標準,以便減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