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法活性炭(物理炭)
以炭為原料用水蒸汽、二氧化碳、空氣(主要是氧)或它們的混合物(煙道氣)為活化介質,在高溫下(600~1000℃)進行活化制取活性炭的方法叫物理法。物理法制造的活性炭叫物理法活性炭,也稱作物理炭。
一般說來物理炭的微孔(孔直徑或孔寬小于1.5納米的孔隙)發達,主要用于氣相吸附場合或小分子液相吸附場合。
化學法活性炭(化學炭)
將含碳原料與某些化學藥品混合后進行熱處理,制取活性炭的方法叫化學法。用化學法生產的活性炭又稱為化學法活性炭或化學炭。
化學品法活化的活性炭:例如以氯化鋅作活化劑,原料和氯化鋅溶液混合后,在隔絕空氣下加熱到約700℃,生成活性炭。
一般說來,化學炭的孔隙中次微孔、中孔(即孔直徑或孔寬大于1.5納米的孔隙)較發達,主要用于液相吸附精制和溶劑回收的氣相(蒸汽)吸附場合。
化學法制造活性炭由于加入了化學藥品在制造過程中應當極其重視環境保護以及產品中可能存在微量非原料帶入的元素的影響問題。
化學--物理法或物理--化學法活性炭
在了解化學炭和物理炭的同時,還應當提及化學--物理法或物理--化學法活性炭。選用不同的原料和采用不同的化學法與物理法的組合可以對活性炭的孔隙結構進行調控,從而制取許多性能不同的活性炭。這種化學--物理法或物理--化學法是許多年來及今后相當長時期內世界各國活性炭工作者非常關注的活性炭制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