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體中一般不含氰化物,如果發現水體中存在氰化氫那一定是人類活動所引起的。水中氰化物的主要來源為工業污染。氰化物和氰氫酸是廣泛應用的工業原料,采礦提煉、攝影沖印、電鍍、金屬表面處理、焦爐、煤氣、染料、制革、塑料、合成纖維及工業氣體洗滌等行業都排放含氰廢水。另外石油的催化裂化和焦化過程也會排放含氰廢水。其中電鍍工業是排放含氰廢水最多的行業。氰化物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是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電解氧化法、堿性氯化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其中堿性氯化法和活性炭吸附法是比較常用的方法。
堿性氯化法
堿性氯化法是國內外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在堿性含氰廢水中加入高價態的氯氧化劑,常用的氧化劑有:?ClO2、Cl2(氣液兩種)、漂白粉、鈉次氯酸鈣、亞氯酸鹽等。含處理含氰污水時通常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劑次氯酸鈉,首先使其轉化為氯化氰再水解為氰酸鹽然后在堿性條件下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在酸性條件下轉變為銨鹽。此法藥劑來源廣,設備簡單,但是缺點是工作環境污染嚴重,會產生氯化氰二次污染物,對操作工人危害較大,不能去除鐵氰絡合物,藥劑耗量大,長期使用導致設備腐蝕嚴重。因此其應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的原理是用活性炭吸附含氰廢水中的O2和氰化物。在活性炭表面上O2和H2O生成H2O2,發生氰化物被H2O2氧化分解的反應。據日本有關方面研究表明,含有230~70mg/L的丙烯腈廢水,用10g/L的活性炭吸附,在2000mg/L的Cu存在下,?pH值7或3500mg/L的Cu及1.2%的NH3存在下,丙烯腈可有66%-78%的去除率。為了提高活性炭的處理效率,應從研究催化氧化機理出發,改變活性炭的表面結構,從而提高活性炭的催化能力。該法也存在許多缺點:僅能處理澄清水,不能處理礦漿,設備必須防腐處理,PH要求很嚴格否則影響處理效果;硅酸鹽等在活性炭上凝結會使活性炭失活,活性炭再生效果變差;可能產生HCN等廢氣;當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硫氰化物時,活性炭的再生變得較為復雜。
活性炭價格咨詢熱線:13071011921(微信同號)